天舟文化正式换帅,游爱网络创始人袁雄贵接任董事长
1、天舟文化正式换帅,游爱网络创始人袁雄贵接任董事长 11月9日,天舟文化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天舟文化”)发布公告,宣布公司原董事长、实际控制人肖志鸿辞职,经董事会同意,选举第二大股东、子公司广州游爱网络技术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游爱网络”)的创始人袁雄贵接任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之位。
2、创立游爱网络:2011年12月,袁雄贵创立了广州游爱网络技术有限公司,并担任总经理。自2015年6月起,他一直是游爱网络的董事长兼总经理。加入天舟文化:袁雄贵在2016年12月成为天舟文化的董事,随后在2017年1月任公司执行总裁。他在天舟文化的职位不断上升,最终在2020年11月起担任公司的董事长。
3、核心业务主体若“十大龙头”指天舟文化旗下核心业务主体,其最具实力的三家公司为:广州游爱网络技术有限公司:专注于游戏研发与运营,拥有多款热门IP,是公司游戏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。海南元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:在游戏投资与IP储备领域表现突出,通过战略投资拓展产业链布局。

输入性病例(例如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)是什么意思?
1、甲型H1N1流感又称为A(H1N1)型流感,人感染猪流感。 [2]2009年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、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宣布,一致同意使用A(H1N1)型流感指代当时疫情,并不再使用“猪流感”一词。中国卫生部门则相继将原人感染猪流感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。
2、输入性病例是指在外地感染的带到本地发病的,之后到本地出现发病,就称为输入性的新型冠状病毒病例。如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,非常典型,原来内地没有。而非输入性病例是指在本地感染并发病的。输入性病例:本地没有,外面有,有外面的人带到本地来。
3、输入型病例是指在外地感染并带到本地后发病的病例。具体来说:定义:输入性病例原本在外地已经感染了某种病原体,随后这些感染者来到本地,并在本地出现发病症状。
4、输入性病例是指个体在外地感染某种疾病后,将病原体带入本地并导致发病的情况。这类病例的显著特点是,病原体在本地原本并不存在,而是由外部引入。例如,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,最初在内地并未出现,后来因外部因素而传入。输入性病例与本地感染的病例有所不同。
5、输入病例是指在外地感染并带到本地发病的病例。具体来说:定义:输入病例,也称为输入性病例,是指个体在外地感染了某种病原体,随后将该病原体带到本地并发病的情况。典型例子:如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,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。
铜行业专题报告:供需紧平衡,宏观环境决定铜价上涨高度
铜行业专题报告:供需紧平衡,宏观环境决定铜价上涨高度 铜产业链概况 铜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大致分为采选、冶炼、加工和终端需求。原矿经过开采和选矿成为铜精矿,铜精矿冶炼成为金属铜,铜冶炼分为火法和湿法两种,火法冶炼是主要的炼铜工艺,颤培2019年全球火法铜产量占总产量85%。
铜价飙升的原因主要有供需紧平衡、宏观与金融因素、政策与战略价值三方面。三大铜企各有优劣,投资者最佳选择取决于投资风格和目标。铜价飙升原因供需紧平衡:南美铜矿生产中断、全球矿山品位下滑使供给受限,而新能源、算力基建需求爆发,预计2025年全球供需缺口达150万吨。
行业基本面改善全球铜价因经济复苏和工业需求增加持续上涨,北方铜业作为国内重要铜生产企业,直接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提升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、提高产能利用率(如铜矿峪矿的稳定供应及32万吨/年阴极铜产能),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其业绩增长的预期。
供需基本面:紧平衡格局长期支撑铜价中枢上移 需求端:绿色转型与数字基建打开增长空间相关资料指出,2030年全球铜需求预计达3600万吨,较2023年增长38%,年复合增速5%。新能源领域是核心增量来源,新能源汽车、光伏电站、储能系统等领域的铜消费量占比将从2023年的15%提升至2030年的30%以上。
未来三年(2025-2027年)铜价整体呈上涨趋势,2025-2026年供需缺口扩大或推动价格突破11,000美元/吨,2027年新增产能释放后价格仍维持高位。
当前机构普遍看好中国铜价及铜矿板块前景,短期或震荡偏强,长期中枢有望上移。短期来看,供需紧平衡支撑价格震荡上行。供应端收缩,全球铜矿产能增速放缓,2025年预计为8%,国内铜精矿供应紧张,冶炼厂加工费持续弱势,9月冶炼企业检修集中,预计产量环比下降,进一步加剧短期供应压力。